个人简介
许小龙,男,江苏海安人。亚搏手机足球教授、博士生导师、服务计算与智能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IEEE 高级会员、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2016年1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窦万春教授);2017年1月入职亚搏手机足球;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2020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服务计算、大数据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Technology、《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一流期刊和ACM SIGIR、IJCAI、ICDM、ICSOC、IEEE ICWS等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CCF-A类、ACM/IEEE Transactions 40篇,SCI一区36篇),专著1部,Google学术引用7000+次。获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学术论文3篇,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21年),华东科学技术情报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1年),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1年);获CCF-C类期刊JNCA最佳论文奖(2022年),CCF-C类会议IEEE ISPA最佳论文奖(2022年),CCF-C类会议IEEE UIC杰出领导奖(2022年);其余10篇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杰出论文奖。连续两年入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学者(2022、2021年);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科技副总。授权发明专利14项,其中落地转化3项、企业合作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共20余项。合作出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气象信息交叉教材《Surfer气象制图指南》。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Networks》副主编。指导学生国家级、省部级比赛获奖20余项,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银奖2项,服务外包3项(一等奖1项),软件杯2项等;指导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奖2项,国家级大创3项。
欢迎编码能力强、有良好英语和数学基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团队,邮箱:xlxu@ieee.org!
Selected Publications
[IEEE TSC] Xiaolong Xu, Hao Tian, Xuyun Zhang, Lianyong Qi, Qiang He, Wanchun Dou. DisCOV: Distributed COVID-19 Detection on X-Ray Images with Edge-Cloud Collabor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vol. 15, no. 3, pp. 1206-1219, 2022. (ESI高被引)
[IEEE TFS] Xiaolong Xu, Qinting Jiang, Peiming Zhang, Xuefei Cao, M. R. Khosravi, L. T. Alex, Lianyong Qi, Wanchun Dou. Game Theory for Distributed IoV Task Offloading with Fuzzy Neural Network in Edg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22. DOI: 10.1109/TFUZZ.2022.3158000(ESI高被引)
[CJC] 许小龙,方子介,齐连永,窦万春,何强,段玉聪. 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服务卸载方法. 计算机学报,vol.44, no. 12, pp. 2382-2405, 2021.
[ACM TOSN] Xiaolong Xu, Zijie Fang, Jie Zhang, Qiang He, Dongxiao Yu, Lianyong Qi, Wanchun Dou. Edge Content Caching with Deep Spatiotemporal Residual Network for IoV in Smart City.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vol. 17, no.3, pp. 1-33, 2021. (ESI高被引)
[ICSOC] Xiaolong Xu, Yuan Xue, Lianyong Qi, Xuyun Zhang, Shaohua Wan, Wanchun Dou, Victor Chang. Load-aware Edge Server Placement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in 5G networks. ICSOC, 2019. Acceptance Rate=15%
[JSAC] Lianyong Qi, Xiaolong Xu*, Xiaotong Wu, Qiang Ni, Yuan Yuan, Xuyun Zhang. Digital-Twin-Enabled 6G Mobile Network Video Streaming Using Mobile Crowdsourcing.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023.
[IEEE ICWS] Hanzhi Yan, Xiaolong Xu*, Fei Dai, Lianyong Qi, Xuyun Zhang, Wanchun Dou. Service Caching for Meteorological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in Cloud-Edge Computing. IEEE ICWS, 2022, Acceptance rate = 14%, *Corresponding author
[IJCAI] Haolong Xiang, Xuyun Zhang*, Hongsheng Hu, Lianyong Qi, Wanchun Dou, Mark Dras, Amin Beheshti and Xiaolong Xu*. OptIForest: Optimal Isolation Forest for Anomaly Detection, IJCAI, 2023, *Corresponding author,Accept Rate=15%.
[ICSOC] Ruichao Mo, Xiaolong Xu*, Xuyun Zhang, Lianyong Qi, Qi Liu.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Energy and Cost Trade-offs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ICSOC, 2021, Acceptance rate = 19.5%, *Corresponding author
[IEEE ICWS] Wentao Liu, Xiaolong Xu*, Lianyong Qi, Xuyun Zhang, Wanchun Dou. GoDeep: Intelligent IoV Service Deployment and Execution with Privacy Preservation in Cloud-edge Computing. IEEE ICWS, 2021, Acceptance rate = 23.5%, *Corresponding author
[IEEE ICWS] Zijie Fang, Xiaolong Xu*, Fei Dai, Lianyong Qi, Xuyun Zhang, Wanchun Dou. Computation Offloading and Content Caching with Traffic Flow Prediction for Internet of Vehicles in Edge Computing. IEEE ICWS, 2020, Acceptance rate = 19%, *Corresponding author
[IEEE ICWS] Bowen Shen, Xiaolong Xu*, Fei Dai, Lianyong Qi, Xuyun Zhang, Wanchun Dou. Dynamic Task Offloading with Minority Game for Internet of Vehicles in Cloud-Edge Computing. IEEE ICWS, 2020, Acceptance rate = 19%, *Corresponding author
[IEEE TKDE] Lianyong Qi, Wenmin Lin, Xuyun Zhang, Wanchun Dou, Xiaolong Xu*, Jinjun Chen. A Correlation Graph based Approach for Personalized and Compatible Web APIs Recommendation in Mobile APP Develop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22. *Corresponding author
[ACM SIGIR] Wenwen Gong, Xuyun Zhang, Yifei Chen, Qiang He, Amin Beheshti, Xiaolong Xu*, Chao Yan, Lianyong Qi*. DAWAR: Diversity-aware Web APIs Recommendation for Mashup Creation based on Correlation Graph. ACM SIGIR, 2022, Acceptance rate = 20.3%, *Corresponding author
[IEEE CMG] Xiaolong Xu, Sizhe Tang, Lianyong Qi, Xiaokang Zhou, Fei Dai, Wanchun Dou. CNN Partitioning and Offloading for Vehicular Edge Networks in Web3.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23.
授权发明专利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节能型自动互联车辆服务卸载方法. 专利号: ZL202210114199.5.
基于NLP信息萃取与词性规则的沉积学文献挖掘方法,专利号:ZL202110818775.X
基于ATTENTION‑LSTM的网络故障预测方法. 中国, ZL202210734978.5.(已转化)
一种用于车联网应用的高效边缘计算迁移方法,专利号:ZL201910031387.X (已转化)
一种移动众包支持的去中心化的视频流服务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201910302689.6
一种支持云数据中心能耗优化的虚拟机调度方法,专利号:ZL201711235873.0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下支持车联网应用的计算迁移方法,专利号:ZL201811339092.0
一种面向朵云资源管理的多目标虚拟机调度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ZL201910298352.2
一种无线城域网环境下兼顾隐私保护的计算迁移方法,专利号:ZL201911015123.1(已转化)
一种三角图与知识图谱的融合方法,专利号:202110968825.2
一种真实用户智能感知系统中用例的智能策略抓取方法. 中国, ZL202210703780.0.(已转化)
一种真实用户智能感知系统中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 专利号:ZL202210856471.7.(已转化)
一种基于改进NSGA的云计算任务调度方法. 专利号:ZL201410220452.(已转化)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云数据中心任务调度方法. 专利号: ZL201410168654.5.(已转化)
项目与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2027,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23-2025,联合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类0-1原创探索专项,2021-2023,课题负责人;
兵团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2023, 项目负责人;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面上项目,2023-2024,项目负责人;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4,项目负责人;
江苏省未来网络科研基金,2021-2023,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2022,子专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2020,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2024,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2022,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2019,项目负责人;
浙江省气候中心预研课题,2019-2021,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智能算法定制开发,在研,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基于IEC61131-3的PLC开发软件-ST转C编译器,在研,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混沌金融工程平台与知识图谱应用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对流天气综合预报子系统,已结题,项目负责任人;
企业委托项目,知识图谱构建、表示方法及深度模型应用,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智慧物资供应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企业委托项目,医疗大文本脱敏处理技术开发服务,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亚搏手机足球教改课题重点项目,2023-2024,项目负责人;
学生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三等奖,学生:周益波,指导老师,2023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学生:徐熙媛,指导老师,2023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学生:邹恒彬,指导老师,2023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学生:路雨萌,指导老师,2023
第十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学生:吴思宇,指导老师,2023
蓝桥杯国赛二等奖,学生:赵旭东,2023
蓝桥杯国赛三等奖,学生:刘文韬,202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生:徐熙媛,指导老师,2023
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一等奖,学生:王雨航,指导老师,2023
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学生:方子介,2023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学生:刘文韬,指导老师,2023
亚搏手机足球毕业论文一等奖(5项),指导老师,2023
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2023
亚搏手机足球优秀毕业论文支持计划,学生:顾霖颉,指导老师,2023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际赛道),指导老师,2022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内赛道),指导老师,2022
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金奖,学生:王雨航,指导老师,2022
中国情感计算大会文本分类赛道三等奖,指导老师,2022
全国信息融合挑战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2
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学生:吴凡,指导老师,2022
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2022
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学生:薛原,指导老师,2022
亚搏手机足球毕业论文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指导老师,202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生:周宣宏,指导老师,202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学生:田昊,指导老师,2022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学生:胡志臣,指导老师,2022
亚搏手机足球优秀毕业论文支持计划,学生:蒋沁廷,指导老师,2022
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老师,2022
中国移动-移动云API应用创新开发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1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学生:王天宇,指导老师,2021
第十二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学生:王天宇,指导老师,2021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指导老师,2021
江苏省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1
亚搏手机足球毕业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2021
亚搏手机足球优秀毕业论文支持计划,学生:方子介,指导老师,2021
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银奖,学生:申博文,指导老师,2021
全国大学生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铜奖,学生,黄祺赫,指导老师,2021
第六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学生:王天宇,指导老师,2020
江苏省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2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学生:申博文/方子介,指导老师,2020
亚搏手机足球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20
亚搏手机足球优秀毕业论文支持计划,学生:薛原,指导老师,2020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导老师,2019
个人荣誉
全球高被引学者(交叉领域,ToP 1‰), 2022
全球高被引学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ToP 1‰), 2021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2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一作),2021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一作),2020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2021
华东科学技术情报成果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1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期刊最佳论文奖(一作),2022
亚搏手机足球十大青年科技之星,2023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期刊Editor’s Choice Paper Award(一作),2022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期刊Top Cited Article Award (一作),2023
IEEE ISPA Best Paper Award (CCF-C类会议),2022
IEEE UIC国际会议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CCF-C类会议),2022
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第2完成人),2021
江苏省科技副总,2021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先进个人会员,2021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果奖三等奖(第1完成人),2021
南京信息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2021
全球前2%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2022/2021/2020
IEEE iThing最佳论文奖,2022
IEEE Smart City杰出论文奖,2021
EAI Cloudcomp最佳论文奖,2021
IEEE CyberSciTech最佳论文奖,2021
CENET最佳论文奖,2021
CCF-C类会议ISBRA,国际会议ICBDS Keynote Speaker,2021
国际会议CISP-BMEI Keynote Speaker,2020
IEEE CPSCom最佳论文奖,2020
国际会议SPDE最佳论文奖,2020
国际会议IEEE DASS最佳Session论文奖,2020
亚搏手机足球五四青年奖章,2020
国际会议EAI Cloudcomp杰出论文奖,2019
国际会议EAI Cloudcomp最佳学生论文奖,2019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期刊(CCF-C类)最高引用奖,2019
亚搏手机足球优秀班主任,2018
国际会议CBD最佳论文奖,2016
学生升学:3人推免至清华大学(蒋沁廷-19本、方子介-18本、薛原-17本)、1人推免至南京大学(田昊-20研)、3人推免至中科院(申博文-18本、刘庆祥-16本、蔡青-15本)、1人推免至浙江大学(郭佳杰-19本)、2人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黄祺赫-18本、张皓晨-18本)、1人推免至复旦大学(王天宇-18本)、1人推免至南开大学(陆佳伟-19本)、1人推免至上海科技大学(顾霖颉-19本)、5人至东南大学深造(朱大威-19研、伏舒存-17研、杨辰翊-19本、李想-17本、李道明-17本)、1人推免至华南理工大学(莫瑞超-19研)、2人至香港理工大学深造(杭天-18本、赵宇航-18本)。
学生就业:刘锡华(18研,无锡事业编)、吴杞(19研,中国工商银行)、张兴(19研,上海银联数据)、姚亮(20研,841所/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刘忠健(20研,恒生电子)、胡志臣(20研,镇江大专教职)、胡祥奔(20研,安徽大专教职)、唐柏轩(20研,南京邦奇)、施昊阳(20研,字节跳动)
教育经历
[1] 2013.9- 2016.12
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博士 | 博士
[2] 2010.9- 2013.6
亚搏手机足球 | 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免) | 硕士 | 硕士研究生
[3] 2006.9- 2010.6
亚搏手机足球 | 软件工程 | 学士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1] 2023.1- 至今
亚搏手机足球
|
软件学院
|
团队负责人
|
教授、博导
[2] 2020.7- 2022.12
亚搏手机足球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系主任
|
教授、博导
[3] 2017.5- 2018.4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
计算机工程系
|
访问学者
[4] 2017.1- 2020.6
亚搏手机足球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讲师
社会兼职
-
[1] 2017.1- 至今
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
多个期刊副主编、编委;
CCF-C会议IEEE UIC程序委员会副主席;
多个期刊客座编辑、首席客座编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Networks期刊副主编;
Frontiers in Computer Science副主编。
研究方向
[1] 知识图谱
[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
[3] 服务计算
[4] 边缘计算
[5] 边缘智能
其他联系方式
[1] 邮编:
[3] 通讯/办公地址:
[6] 邮箱: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服务计算与智能应用创新团队
团队介绍:服务计算与智能应用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许小龙教授)现有常任科研人员5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团队主要围绕边云协同、边缘智能、知识图谱、服务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获得了国家级项目和课题6项、省级项目5项、市厅级项目5项的支持与资助;横向项目21项。团队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建立深入合作,共同实现理论突破与科研攻关。发表论文100余篇(CCF-A/B类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目前发表的研究成果得到了60余位院士、IEEE Fellow等领域内知名专家的引用与正面评价。